經過了上周五疲沓沉悶的窄幅震蕩,滬指以一顆小陰周線結束了又一個交易周。回眸看去,股指在“8.15”長陽后已蹣跚下行了14個交易日,在此期間,加倉追漲者叫苦不迭,全倉賭多的部分股民更損失慘重。市場人士提示廣大投資者:目前的震蕩市格局或許還要延續相當時段,在此過程中,以靈活的“階梯倉位”策略取代“全攻全守”戰術,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事實上,從年初的驟然下跌開始,2016年A股市場的主題詞就是頻繁震蕩。受此影響,很多散戶投資者感嘆自己的市值“不停坐電梯”。那么,大家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方式才最容易控制風險、把握階段性機會呢?記者觀察近期機構資金的動向發現,追求絕對收益的策略,正成為績優機構在震蕩市中的首要法則,具體來看,一些新發的混合型公募紛紛用階梯倉位管理類型來“接棒”全攻全守型,風險控制更加嚴格。比如國投瑞銀瑞達混合基金,其股票倉位就會隨凈值的增加而提升,股票投資占資產比例最高不超過60%——相較于股票倉位可達“0-95%”的全攻全守型策略,前者顯然更適合當下大盤頻繁窄幅波動、個股行情起伏劇烈的特色行情。從通俗的角度理解,階梯倉位管理策略類似于一種保本策略,隨著收益率逐步增長即“安全墊”的增厚,則相應提升股票倉位。通過嚴格的倉位約束,博取絕對收益。
向后展望,國投瑞銀瑞達擬任經理綦縛鵬等市場人士的預判大多為謹慎樂觀,大家認為雖然當前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在下降,但寬松背景下資金配置性需求切實存在,優質公司、大盤藍籌股估值不貴,中小創估值偏高。這種格局下,預計A股市場將維持指數震蕩節奏,從結構上繼續擠泡沫,價值股則不乏機會。如果這一預判成立,那么眼下大家的最佳投策,正是前文所述的“借鑒機構策略實施階梯倉位”,圍繞細分景氣行業中的績優白馬股,耐心、細致的進行波次操作。在此期間,根據業績調整倉位和把握絕對收益,正是“把肉吃到嘴里”、告別頻坐電梯悲劇的操作紀律。